|
引言:全球市场中的电话行销差异与合规挑战
在中国,电话行销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消费者经常会接到各种来源不明的销售电话,甚至面临猖獗的电信诈骗。然而,公众对此更多是逆来顺受,很少有人会想到通过法律手段对这些行为进行追责。这种环境导致一些大型企业在国内发展过程中养成了“习惯”,并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依然沿用相同的营销方式。
然而,欧美市场有着成熟的立法体系和严密的行政规则,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未经同意的电话行销和隐私侵犯。在美国,《电话消费者保护法》(TCPA)和全国禁止电话行销注册(National Do Not Call Registry)严格规范了企业的电话行销行为,未获消费者明确同意的电话推广和短信营销均可能引发法律诉讼,甚至带来巨额罚款和永久禁令。这种法律环境与中国的宽松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TEMU(拼多多)作为一家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跨境电商平台,在进入美国市场时由于未充分理解并遵守当地的电话行销法规,陷入了集体诉讼危机。消费者指控其未经同意发送广告短信,导致拼多多面临巨额赔偿和永久禁令的风险。这一案例对跨境电商乃至其他行业都敲响了警钟,凸显了在全球扩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国的合规要求,尤其是在消费者隐私保护和电话行销方面。
通过分析拼多多在美国遭遇的集体诉讼案例,本文将深入探讨跨境电商在全球市场中面临的合规挑战,并为其他高风险行业提供相关的合规启示与建议。
第一章:拼多多在美国的集体诉讼——案件背景与经过
1案件背景
拼多多(Temu Inc.)作为中国一家快速崛起的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社交电商模式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然而,随着业务扩展至美国,拼多多因其未经用户许可的短信营销行为,被美国消费者提起了集体诉讼。
根据美国的《电话消费者保护法》(TCPA),企业在未获得消费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向其发送推广短信或电话信息,是违法的。消费者不仅可以提出个人诉讼,还可以发起集体诉讼,索赔金额往往相当可观。在拼多多的案例中,消费者指控拼多多在美国市场推广期间,频繁向未授权用户发送广告短信,违反了TCPA的规定。
2争议焦点
从起诉书中可以看出来,该集体诉讼的核心争议在于:拼多多是否在美国市场遵循了TCPA的规定?具体来说,TCPA要求企业获得明确的书面或电子同意,才能向消费者发送广告短信。而在此案中,拼多多显然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表明其营销信息得到了消费者的明确同意。因此,拼多多的行为被指控侵害了用户隐私权,并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另一个焦点是,拼多多使用的推广策略是否涉及自动拨号系统(ATDS),这在TCPA中被严格限制。任何通过自动化系统发出的营销电话或短信都需要获得明确同意。如果拼多多确实使用了这种系统而未获得许可,其面临的法律责任将进一步加重。
法案原文:http://www.gpoaccess.gov
3起诉书
从2024年3月公布的诉状情况来看,主要诉求中包含:认证集体诉讼的诉讼资格;确认违法;赔偿损失与永久性禁令等。从目前的美国联邦法院判决趋向来看,这样的诉求属于中性(moderate),如果站在TCPA联邦法的基础上来看,首先法院的受理可能性基本为100%,同时相关的证据链若达到中等偏上的程度,案件排期和判决诉讼应该不慢,这在未来可能是一个“十拿九稳”的胜诉判决。
4.讨论:是否违反联邦隐私法与加州隐私权法CPRA
除了TCPA规定的短信行销,拼多多是否涉及个人数据隐私的违规行为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美国联邦隐私权法(The American Privacy Rights Act, “APRA”,尚未生效,但两党已批准),企业在处理个人数据时需遵循透明、正当的处理程序,使隐私成为消费者的权利,并且必须赋予消费者执行该权利的能力。
而《加州隐私权法案》(CPRA,2023年法案修改前叫CCPA,《加州消费者保护法案》)对在加州运营的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CPRA,企业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其数据如何被使用,并在数据收集和共享方面获得用户同意。用户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数据,或拒绝将其数据用于商业目的。如果拼多多在营销过程中处理了加州消费者的个人数据,而未能符合CPRA的规定,则可能面临进一步的法律风险。
相关参考案件:
加州北区法院的Facebook消费者隐私用户账户集体诉讼(案件号:18-MD-02843):该案涉及Facebook在未获得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非法分享了大量用户数据,,包括政治咨询公司 Cambridge Analytica,未能妥善保护用户的内容和信息免遭滥用或未经授权的访问。法院判定Facebook违反了CCPA相关规定,对用户隐私权构成了侵害。最终批准了历史性的 7.25 亿美元集体诉讼和解。
第二章:主要国家的DNC立法——英美澳加印概览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针对禁止电话行销(DNC)设立了立法框架,以保护消费者免受未经许可的电话和短信行销。虽然这些立法的核心理念相似,但各国在具体条款、执行机制以及惩罚措施上有所不同。
1美国:TCPA与全国禁止电话行销(DNC)制度
在美国,《电话消费者保护法》(TCPA)是最重要的保护消费者免受电话行销骚扰的法律之一。TCPA自1991年实施以来,已成为美国消费者提起诉讼、保护隐私的重要法律工具。该法要求:
企业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发送推广短信或拨打营销电话。
TCPA特别规定了对使用自动拨号系统(ATDS)的限制,任何企业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的电话行销,必须先获得用户的明确书面或电子同意。
全国禁止电话行销注册(National Do Not Call Registry),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合管理。该注册系统允许消费者将其电话号码加入国家禁止行销名单,企业在进行电话行销时,必须确保其数据库中不包含这些注册号码。违规者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并可能遭遇集体诉讼。
2英国:电话优选服务(TPS)
英国的电话优选服务(Telephone Preference Service, TPS)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的自愿注册系统。通过TPS,消费者可以明确表示不希望接收任何未经许可的营销电话。该系统由信息专员办公室(ICO)监督,主要基于《隐私与电子通信条例》(PECR)以及《1998年数据保护法》。与美国的DNC制度不同,英国的TPS不仅保护个人消费者,还保护公司。即,企业也可以注册TPS,避免接收营销电话。违规者将面临ICO的执法行动和处罚。重要的是,英国的立法强调企业在进行电话行销前,必须核查TPS名单,以确保不会向拒绝营销的用户拨打电话。
3澳大利亚:禁止电话行销注册(Do Not Call Register)
澳大利亚的《2006年禁止电话行销注册法》设立了禁止电话行销注册系统,消费者可以注册避免接收营销电话和短信。该系统由澳大利亚通讯与媒体管理局(ACMA)管理。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前,必须核查该系统,并确保不向登记在册的消费者发送营销信息。与美国类似,澳大利亚法律严格规定了使用自动化电话营销系统的条件,任何未经授权的营销行为都可能受到处罚。ACMA有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施以罚款,并展开执法行动。
4加拿大:全国禁止电话行销名单(DNCL)
加拿大广播电视及电讯委员会(CRTC)设立的全国禁止电话行销名单(DNCL)于2008年实施,允许消费者选择不接收未经同意的营销电话。企业必须在进行电话营销前核查DNCL名单,确保其呼叫目标不包括已登记的用户。加拿大的DNCL覆盖范围广泛,不仅限制国内企业,也包括跨境电话行销。因此,任何在加拿大开展业务的跨境电商或企业,必须遵守这一规定,否则可能面临CRTC的处罚。
5印度:全国客户偏好登记(NCPR)
印度的全国客户偏好登记(NCPR)前身是禁止电话行销注册,由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负责监管。该制度允许消费者选择不接收任何未经同意的营销电话和短信。NCPR规定,企业必须在进行行销活动前核查数据库,确保没有向不愿接受行销的用户发送信息。对于企业违反NCPR规定的行为,印度电信管理局有权施加巨额罚款,并吊销企业的许可。跨境电商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需特别注意NCPR的要求,确保其电话行销符合合规标准。
第三章:跨境电商及To C行业即将面临的DNC合规挑战
1多国DNC法规下的合规复杂性: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合规要求
跨境电商在国际扩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多国禁止电话行销(DNC)法规的差异化执行。美国的《电话消费者保护法》(TCPA)和全国禁止电话行销注册(National DNC Registry)与英国的电话优选服务(TPS)、澳大利亚的禁止电话行销注册(Do Not Call Register)等制度虽然在理念上相似,但在执行标准、数据管理及违规处罚上存在细微差异。例如:
美国TCPA:明确禁止未经许可的自动拨号系统(ATDS)营销,并要求书面或电子同意。
英国TPS:不仅覆盖个人消费者,还涵盖企业用户,并要求严格核查TPS名单。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规定对跨境来电的限制同样适用,确保国际企业也需遵守本国DNC法规。
这些差异导致企业在全球推广活动中,需要针对不同市场制定本地化的合规策略,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和集体诉讼风险。
2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处理消费者数据、隐私与营销权限
为了在DNC合规的基础上平衡数据利用与营销活动,企业必须遵循以下措施:
获得消费者的知情同意:提前告知用户其数据的用途,并在开展推广前获取明确同意。
数据分区管理:根据不同市场的合规要求,将消费者数据进行分区存储和管理,以便遵守当地隐私法规,如美国的CCPA和欧盟的GDPR。
建立数据使用与同意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平台记录并监控用户的营销授权状态,避免违规推广行为。
3对销售与推广活动的全球限制:电话与短信行销的高风险
随着TCPA、CCPA等法规的严格执行,电话和短信营销成为企业高风险领域。尤其是使用自动化系统进行大量推广时,企业需确保:
已获得明确的用户授权;
核查DNC数据库,避免向拒绝营销的用户推送广告;
确保不违反本地法规的拨打和发送频率。
若违规,将不仅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遭遇集体诉讼和市场声誉损害。
第四章:其他高风险行业的DNC合规分析
1 Healthcare行业:医疗机构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时的合规难点
医疗行业在电话联系患者时,既要满足DNC法规要求,又要确保不影响医疗服务。例如,美国的HIPAA(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对医疗信息和隐私保护提出严格要求,医疗机构在电话通知和随访时,必须获得患者的同意,并避免营销性质的联系。
2零售与家电行业:电话营销中的隐私风险及合规要求
零售和家电行业通常依赖电话和短信进行促销活动,但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核查DNC名单,确保尊重消费者的隐私选择。同时,需要防范超频率推广可能导致的消费者投诉或监管机构的处罚。
3汽车行业:如何在全球销售中确保DNC合规,避免法律风险
汽车行业的电话营销常涉及融资产品推荐或售后服务推广。跨国销售时,企业需确保不同国家的DNC要求得到遵守。例如,企业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亚销售时,应确保其电话推广活动已核查并排除本国DNC名单中的用户。
第五章:企业如何应对DNC合规风险——策略与建议
1合规审查:在进入每个市场前,进行详尽的DNC合规审查
在全球市场扩展前,企业应开展合规审查,确保其营销活动符合每个国家的DNC法规。这包括:
了解并评估市场法律要求;
确保业务流程与合规要求保持一致;
建立内部审核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2全球合规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DNC管理平台,以适应多国法规
为了应对不同市场的合规要求,企业可开发统一的DNC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多国的DNC名单和用户同意数据。该平台需具备:
数据同步与多市场切换功能;
自动化核查与提醒系统;
合规报表与风险评估工具。
3合规教育与培训:确保市场、销售及法律团队熟悉各国DNC法规
企业应定期为市场、销售和法律团队提供DNC法规培训,确保员工在推广活动中遵守相关规定。此外,还需制定清晰的内部指引,以减少因不熟悉法规而导致的违规风险。
本文撰写所需的信息采集自合法公开的渠道,我们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
本文仅为分享、交流、学习之目的,任何人都不应以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决策依据,因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行为人自行负责。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