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拍摄于西溪三让堂
京东做外卖是一定有市场份额的,就像京东CEO许冉所说的“外卖是一个宽广赛道,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只是大家占多少份额一样,同样不同平台和不同视角下,对成功的定义也是有差异化的,作为看客的我们没必要挣高低,把答案留给时间就好。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即将突破500万单,说明京东及达达培育多年的即时物流体系是有价值的,有能力情况下做场景顺延的探索也是理所应当。
美团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做什么都势如破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是有长短板的,美团在本地做的好除了是持续深耕的结果外,还有就是本地业务高频词背后是低毛利,利润是量变到质的积累结果,点评、饿了么、百度、阿里、抖音始终没有在本地取得决定性份额,原因在于本地业务不仅是个低毛利同时也是极度需要耐心的业务,在本地非特殊情况是不存在什么逆风翻盘、一举拿下这类事情,而是需要持续深耕慢慢蚕食才能逐步长大,打个比方就是百度、阿里、字节之前做的商流广告业务是收房租,而本地业务则是收地租,二者利润有差距明显,但流量则是有限的,百度、阿里、字节不是做不了和做不好而是没办法深耕,利润是保竞争的弹药,在漫长的战线下无法取的决定性结果而只有消耗的情况下,放弃或者说收缩是必然的结果。
讲完对两家的理解外,再说京东为什么做本地以及我认为的结果,首先京东做本地是业务场景顺延的探索,该有的要素都有了,自然要去探索尝试,毕竟不进则退
其次就是京东现有业务均到了瓶颈期,电商虽然没有二选一,但是有了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美妆、服装这类都被新玩家分走了,老对手阿里长期积累也很稳,现在京东能分的增长蛋糕大部份来自于大盘增长,总结来说就是传统电商打不过,直播电商没得打,下沉市场沉不动,出海都在卷又没能量,即时电商自然不能错过,毕竟老二最危险
最后说一下我对本地竞争的理解,京东说投入100亿,我觉得这个大家都可以忽略,本地业务投入多少是重要的,但核心要看能持续投入多久,如果京东说我不看利润和结果,五年每年都100亿万就是要深耕市场,那要认真重视下,不过这种事东哥不太会做,有的吃干嘛要拿身家性命来拼,本地生活业务谁下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耐心和精力呆多久,京东下场对深耕零售的饿了么是利好,还有就是东哥连徐雷都容不下最后真的能容得下郭庆吗?
还是那句话本地业务不存在一举翻盘,只能慢慢蚕食,就像饿了么一样持续优化逐步进步,否则就是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各位看官对京东做外卖这件事也都不要太着相,京东做外卖本质还是要做即时电商,只是做即时电商不能错过本地生活这么高频次和能够养队伍业务而已。
备注:由于临时起兴敲的随笔,中间难免有错别字和认知错误,也请大家多多批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