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淘宝内训社的老学员,从纯小白开始,跟了我一起大概三年了,在过去的一年,他的净利润超过了500万。非常荣幸,这是实打实地只靠淘宝蓝海单品挣到的利润,这样一来,我也**“与有荣焉”了。
问题当然是存在的。
一、业绩不确定性。他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有周期性的,**短的产品,赚了一个月的钱,可能**被投诉了。所以,没有积累,今年能赚多少钱,不代表明年依然能赚这么多钱。
二、天花板太低。我曾经说过,真正把我淘宝蓝海单品课程消化掉了的人,肯定是饿不死的,淘宝蓝海永远都不会消失,当然,也挣不了大钱。
我去年给他说,靠着他的能力,淘宝蓝海,一年挣一两百万,是不成问题的。今年,在叠加了“效率”认知(**是要把测品效率拉起来,把测品基数拉起来)以及“付费”(**是遇到了赚钱的品,要用付费赶紧把能薅的流量全部薅完,蓝海产品有周期的)认知之后,靠着执行力和认知,淘宝蓝海,一年能挣两三百万。更多的利润,**只有靠运气了。
事实也是,他今年有4个产品给他创造了可能百分之五六十的利润。但是这既是必然事件,也是运气。必然事件是,当你测试足够多的品,肯定可以出现一些赚钱的品,一个月5000,一万,两万,三万,这其中肯定也能出一些月利润破十万,二十万的爆品。运气是,这些爆品一年能出来几个,这些爆品又究竟是一个月可以冲到十万还是三十万,看运气了。
更多稳定的利润,还是靠大量的测试和执行,出现了一些一个月赚几千几万的品积累下来的战果。也**是我说的,靠着执行力和认知,一年能挣两三百万。想再多?不太可能。这**是第三点,门槛太低。
三,门槛太低。为什么只能赚两三百万,因为个人精力有限,他执行力算蛮强的了,但是即使请了运营助理客服,可能也**能管到二十个店。运营助理要是再多教一点,那么也**单干了。
他之前的一个运营,**是发现这个门槛太低,于是也出去单干。而且这个运营知道自己老东家的一些店铺,所以会经常去看,然后跟款,对,**是这么“无下限”。
所以,他想要说再去培养人来帮他开新店,这是不太可能的,违背人性。不能怪员工想单干,公司平台对员工的制约能力太弱了,肯定**单干了。
这个时候呢,他想起了我之前给他说的一些思路。我大概在半年前,给他推荐了两个方向。
**种是推荐了某个类目的产品,我觉得很适合做私域,因为复购蛮强。但是他看了一下对手,对手都是做**IP模式,主图详情页里有IP的图片,甚至还有视频,这一套东西他要是想做,得真的去产地拍照拍视频,有点太难了,他便不了了之。
第二种是推荐了某种打法,自己去找一些蓝海词,蓝海类目,蓝海产品,并且是有长期复购的,然后去找工厂贴牌生产,然后去小红书种草,去抖音种草,引导到淘宝成交。对他来说,他觉得更难了。
不过再经历了种种之后,他突然觉得,门槛太低的淘宝蓝海确实要想获得更长久更稳定的周期。**,需要产品更加稳定一些。第二,需要公司更强一些,对员工的约束力更强。
所以,他突然觉得我之前给他推荐的**中打法其实蛮好。认真想一下,其实自己去了解清楚产品,搞定当地的供应链,发货等等各种问题。然后自己还花几万块钱,搞定主图,视频素材,以及朋友圈的素材。
那么,前端的用户信任度更高,同行更难模仿。同时,更容易沉淀到私域,加强复购。**后,员工想要单干的可能性更低了,因为门槛更高了。
好了,所以,要怎么延长淘宝蓝海的长久性呢?
我在讲视频号直播带货时有一个三线战略。其中一线**是不断测品,然后遇到好的品,迅速加人加钱。这个过程,**是在赚快钱,在做测试。因为有些产品有周期,有些产品供应链垃圾。
那么我的二线战略,**是在一线测品赚钱的过程中,挖掘出那些长周期、高复购、高毛利、低售后的产品,然后深入供应链,去解决产品品质问题,发货问题,稳定问题,把更**的主播,运营投入这样的产品。提高我们的竞争门槛,挖深我们的护城河。
那么淘宝蓝海,其实也是一样的。一线战略去测品,去赚钱。积累资金,积累运营经验,然后逐步尝试去测试一些更有门槛的产品,能做私域的产品。
当然,尤其提醒,做淘宝蓝海啊,很多那种歪门邪道的东西。一切和“智商税”沾边的产品,别碰私域。你在淘宝卖卖那种可以染黑的洗发水也**算了,私域里卖这种东西,那**可能是踩缝纫机了。
能做私域的,能值得你投入的,都是产品品质本身**过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