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开店常常都有这个疑惑:为什么订单多的都是别人家的店?它这么火爆我可不可以去模仿?
这里呢,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卖家给大家讲了两个故事。
一家新开的烤串店,一开始顾客络绎不绝,不久后生意却一落千丈。看到附近的一家日式居酒屋以时尚前卫的店面设计和耳目一新的菜单积攒了很多人气,烤串店老板不由得动了心思:看来还是要从女顾客身上做文章啊。于是把自家店铺重新装修成咖啡馆风格,还增加了时尚甜品。重装开业后,上座率高了很多,但是好景不长,**终这家店还是关门大吉。
思考:虽然说大家做的是亚马逊平台,不是烤串店和居酒屋,但是好多东西理论是相通的,比如都是为客户服务 如何吸引到客户,提高转换等。“一家做烧烤的,搞什么咖啡馆风格,还甜品,口味都不搭 ”。这**是顾客定位不精准,跟风,不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市场。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家老牌CD店,专卖传统演歌和歌谣类CD。前来光顾的顾客越来越少了。店老板开始考虑关店。但是次子却主动向父亲请求接管生意。看到隔壁的自行车专卖店在SNS社交网站上发布新品展销资讯与顾客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销售额节节攀升。次子也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希望以此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但是收效甚微,而且运营费用增加,导致店铺运营进一步恶化。
Kevin解析:列举的这两个例子在生活中都很常见。这里有一个人们**容易犯的错误,那**是:模仿成功案例的“模式“,而不是学习其“思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依旧有卖得好的店铺,他们的成功原因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以为自己领悟到了精髓,其实只学到了皮毛。
**好像你们经常去讨论爆款,总觉得好像爆款有一个模式,可以复制出来。 他卖陀螺赚钱了,自己也去卖陀螺 ,结果非但没卖出去还赶上了大清洗。这是你倒霉吗?还是能力有限本事判断失误?
亚马逊这平台再这么玩下去,互相跟卖互相模仿,缺乏创新,到**后产品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而能比拼的只能是价格了。明明有10美金利润的产品,经过了一年后直接变成了5美金甚至更低。
市场跟风太严重,大家看到好卖的都去卖一样的。后边人要想通过卖一样产品赚钱,只能是挤掉那些早期做的卖家,然后抢夺市场,不管你做哪类产品都有同行跟竞争对手。
大麦做的产品并不是说独一的,好多也是参考了平台上好些卖家,卖了很多年后觉得确实有市场,然后去开模改进产品功能。他卖的产品还是那产品,**比如说**还是**,不过是功能还有设计不同,采用的芯片还有电池不一样。也**是说后面的有针对痛点调整,升级。**终目的还是把产品投放于市场,让客户去判断去接收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