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淘宝 补单 抖音
查看: 7781|回复: 0

文学,需要读者而不是粉丝,直播带书还是直播读书必须搞清楚!

[复制链接]

13

主题

35

回帖

8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7
发表于 2025-4-29 0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这里有一则段子,新版《主播与孔已己》。

孔已己对我说,“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他又说,“我教给你,记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当老总的时候,公司主播们带货有用。”



我暗想我就一主播,和老总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老总下面三百主播。觉得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你要卖书,拿过来就是了”。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直播间,点头说,“这个人真好!好到是青年才俊耶,举世无双耶,长命百岁耶,高大威猛耶,你吃饭端锅耶…(靠!我的书又卖了几万册矣),哦也!”



这是我编的段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段子的灵感,来源于网络上卖书的人。“用我的粉丝卖你的书”,这看似风雨牛马不相及的事,在21世纪的网红直播间,竟然达成了默契。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曹雪芹……在地下表示:哇塞,文学还有这样的玩法啊!靠,死不瞑目耶!



而2025年4月28日晚上的此时此刻,在直播间卖书的,至少有两个人:一是金灿荣老头,在卖《不要挑战人性》,现在只要谈认知,只要谈人性,只要谈语言技巧,只要喊发财,哪怕就是一张刚从厕所里黄白熏池子里捡出来的花纸,就可以大卖。

另一人是HungHuang,在卖什么《国色》……在双框不同直播间卖书,只见“国民女神”咧嘴一笑,并说了些历史与厚重之类的之乎者也,还顺便提些国色天香想像里的问题,颇有些文化与深奥,很令人想起矮大紧先生那肥硕的下巴上,长满了山羊胡子。



我当然觉得带货挺正常啊,可惜我没有能力写出三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不然,我今天晚上用AI生成个100万字长篇,谁把我把这个长篇带货带出去卖了,三七开,我三你七……只要DPSK出货,那就是双赢的事,好伐!

但阿来不同意了,获得矛盾文学奖的、最年轻的获得者、最有实力的作家、也堪称作家和文人的、阿来先生不同意了!说,老子写的书,是给读者看的,不是卖给粉丝搞消遣的!

石破天惊,我是孔已己,都感到无地自容啊!脱长衫以掩涕兮,哀卖书之多艰!



2025年4月17日,澎湃新闻发布了文学记者罗昕的一篇访谈录,以“人只活几十年,我得写点不一样的”为标题,独家专访作家阿来。采访的背景,是阿来来到上海,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阿来作品研讨会。



阿来,藏族。他最著名的作品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首次出版,2019年9月23日,《尘埃落定》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00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此奖获得者......在当前的文学殿堂里,阿来不缺乏讲话的底气和资格。

澎湃新闻的记者是懂的,对“读者”与“粉丝”这个访谈主题,既目光犀利又很谨慎,甚至连提问都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记者当然知道粉丝话题背后的疯狂攻击有多可怕。如此这般,记者问阿来:“你上午发言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你说写作是自我构建,这个构建的过程也可能会让其他人产生共鸣,这些人是读者,不是粉丝。我听到了——‘是读者,不是粉丝’!”。非常专业吧,抛出了问题!

阿来的回答,用三截话作了肯定、明确、清晰的回答:我们需要读者,而不是粉丝;粉丝多了,书卖得多了,当然也有好处,但内心要警惕这件事情;读者是过来求知的,粉丝很可能是消遣的、娱乐的这样一个心态。明白了,“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读者与粉丝,是这些年一个致命的话题。如果读者与粉丝是重合的,而且数量堪称巨大,那一定是文学史上的奇迹,灵魂作品撼动人间灵魂,留芳千古的文学意义等同于真金白银的价值意义。而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所谓的作家蜷缩在流量的直播间里,满脸虔诚地迎合着那几个像“变金魔术师”的主播,然后与文学作品之外的粉丝们进行“双向的奔赴”!这里的粉丝与读者,显然还有些距离。



曾经看到书摊论斤卖书,我觉得这是文学和文字的不堪了,后面觉得挺好的,几斤几十斤的买了不少,只是很长时间过去书并没翻过,贪图便宜买的书并不是我想读的书,然而也并不便宜。

后面更是想不到社会发展如此之快,文学作品竟然能够进直播间一通叫卖,然后大家笑逐颜开,盆满钵满形成文学在新场景传播的不朽盛世,关键是有真才实学的几位老夫子,也在网红们的直播间笑逐颜开,而且好话连篇,赞不绝口,哈哈哈……

我并没有觉得这样做不妥!我当然认为刚买土豆的粉丝,马上也可能成为博览群书功底厚重的读者,直播间卖出去的书,成为人世间的致敬经典,以此而完成文学使命的传承,而并没有尘封于书架角落,甚至成为城市里包狗屎的纸巾。虽然我没有在直播间买过书,但我在网络平台上买过不少的书。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顺此得出个结论,如同顾客就是上帝,那么粉丝是文学的“上帝”,中国没有“上帝”,我们不妨称“粉丝是文学的大爷”!显然,阿来“我们需要读者,而不是粉丝”的观点,一把扯下文学盛宴的花布,大爷和文学们都想捂,可惜没有捂住。结果,露出沟壑纵横、黑漆马乌、狰狞昂首的一砣物什,这物什让这个文学和粉丝还有主播,就都不那么好看了。

中国文人的受精孕育,其实源于民族发展的千秋大义;中国作家的成长发育,也既食于中国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千秋大义与家国情怀,都把责任与清高编辑进了血脉基因,我们都知道张载的“横渠四句”,几句话一读比喝了62度的老白干还刺激。但在“变现”的话题之下,清高就成了老头老大娘们一本正经的“嘿嘿”!

责任,我倒相信一直在老夫子们的心里,能够写出几十上百万字的文学,责任两个字应该还是知道怎么写的,只是因为那个“嘿嘿”,嘿嘿,嘿嘿,哈哈哈……

还是回到现实。粉丝与读者,就此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书卖得出去,当然可以认为粉丝就是读者;书卖不出去,几个读者与你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毛线的用?这是现代文学呼吸与续命的“肺管子”,直抵良心之问:文学换钱的事,其实都知道,其实大家都不去提的!如此而已!

当然,阿来不怕。这个访谈文章显示:作为作家,他的文字遍布于诗歌、小说、散文、剧作,他把目光望向历史、现实、人文、地理,他带来了《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去有风的旷野》《大河源》等一部又一部的作品,我能写,我怕什么?

作为工作,他做过《科幻世界》的主编,“碰巧那时候《科幻世界》快办不下去了,我就不相信了,结果一做就是十年,《科幻世界》甚至都要上市了。”我能卖,我怕什么?

“硬汉敢说的硬话。”所以他去捅了文学命题中那个致命的问题。结果,无非两点:一点就是大家群起而攻之,阿来先生不怕;另一点就是大家继续沉默,各玩各的,阿来先生也不怕。

我想,我还是很喜欢阿来先生的。最后,借用阿来的话收尾:尘埃终将落定,太阳照常升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电商在线-淘江湖淘宝卖家论坛 ( 湘ICP备2021012076号|湘ICP备2021012076号 )

GMT+8, 2025-5-21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