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铺货模式的卖家朋友最常问到2个问题就是:
1、多店铺如何规避关联风险?
2、店铺公司怎么处理合规?
在早期,多数卖家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规避被平台认定为店铺关联的风险,会将大店拆成N多个小店铺,用亲友和员工等第三方个人的名义,来注册公司申请开店。这个在创业初期求生存的阶段,没多大问题,而一旦企业营收上了5000万以上,开始往上走的时候,隐患就出来了。具体会有哪些风险以及如何规避,今天小编一次给大家说清。
本文概要:
一、店铺公司股权不成体系,产权不清风险及应对策略!
二、店铺公司关联封店及应对策略!
三、店铺公司职能交叉混合及应对策略!
四、店铺公司流水少,个人流水大的风险及防范!
五、店铺公司销售和税务申报不一致的风险及防范?
01
店铺公司股权不成体系,
产权不清风险及应对策略!
用亲友、员工名义分散注册公司形成的"店群模式",散装公司短期可以让你赚到一些小钱,但等你生意做大了,想找投资人融资的时候,就很尴尬,这些店铺在法律及工商登记上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能算你的资产,产权模糊、控制权分散让投资人很难放心给你钱,一来怕自己被坑,二来怕算钱算不明白,三来怕未来有变动,法律上站不住脚。
(一)权益归属与代持风险
1、资产失控风险
使用员工或第三方身份注册店铺时,若未明确权属,代持人(如员工、服务商)可能擅自转让、质押店铺或转移资金,企业因缺乏权属证明难以追责;
2、税务连带责任
若代持人未配合税务申报(如欧盟VAT),企业可能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
3、司法争议
法院通常以注册信息判定账号归属,即使企业实际运营,仍需提供协议、资金流水等证据链证明控制权。
那如何解决呢?我们以赛维时代为例:
赛维时代发展早期(协议控制):以公司名义和这个个人签了一份《信息使用承诺书》,明确约定第三方店铺账号的使用权、所有权、收益权及其他有关权利均归公司所有,与个人无关。《信息使用承诺书》约定公司有权无偿使用个人进行账号的注册、管理及维护。
筹备上市期间(股权控股):为了合规以及上市,赛维时代在2020年就开始陆续成立800多家子公司(最新招股说明书只剩566家),用以承接原有的“第三方自然人名义开立的店铺”,将所有第三方店铺收进公司体系内或进行注销处理。
资金归集与核算:店铺公司如非必要,全部不设置银行收款账户。店铺收入统一由香港兰马特及美国兰马特作为境外的销售主体,进行核算上报。这样一来,既统一了核算流程,减轻了财务工作量,方便对各个子公司店铺营收的管理,同时也增强了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在财务信息方面也就不存在“糊涂账”。
(二)合规措施与协议要点
1、签署《信息使用承诺书》
明确权属条款:约定代持人仅为注册人,企业享有实际控制权、收益权及处分权,禁止擅自转让或质押 。
权利义务划分:
企业权利:包括账号管理、资金划转、品牌备案等核心权限 。
代持人义务:配合税务申报、平台审核(如二审验证)、信息更新等 。
2、支付合理报酬与违约责任
报酬设计:如按店铺收益或固定费用支付,增强协议约束力。
高额违约金:约定名义主体擅自处置账号需赔偿实际损失(如年收益的3倍),并通过公证强化效力。
02
店铺公司关联封店
风险及应对策略!
以亚马逊为例,目前,平台通过包括网络IP、设备指纹、注册信息(如电话、地址、法人信息)、密码重复、FBA发货信息、产品内容重叠等多维度检测账号关联。作为跨境卖家,一定要知道关键雷区和应对技巧。
(一)硬件与网络环境隔离:切断物理关联
1、独立IP与设备
必须用住宅IP或云服务商固定IP(推荐BrightData、Oxylabs),动态IP重复使用必死!死过店铺的IP直接废弃。
2、设备隔离
一店一机:专机专用,旧电脑刷机重装系统也没用(网卡MAC地址会被记录)。
移动端:手机/平板仅登录1个店铺,且禁用WiFi自动切换。
3、工具加持
使用指纹浏览器(如云登、紫鸟)模拟不同设备环境,修改浏览器指纹(分辨率、时区、插件等),规避JS检测。
使用VPS(如阿里云、AWS)为每个账号创建独立虚拟环境。
4、网络操作规范
禁用公共WiFi、机场VPN。
登录店铺时关闭微信、Telegram等社交软件,防止代理掉线导致IP泄露。
(二)注册信息独立:主体唯一性是根基
1、公司及法人信息
“一地一司一店”,每个店铺对应独立的公司名称、法人、地址、电话、邮箱,避免使用同一法人或股东。示例:
2、欧洲站避坑
欧洲站KYC审核中,股东持股超过20%-25%需提交资料,易触发关联。
3、资料真实性
避免购买重复资料注册账号,服务商提供的“黑号”可能因资料复用导致关联。
(三)财务隔离:切断资金链关联
1、收款账户与信用卡
每个店铺绑定独立收款账户(如Windpayer、Payoneer虚拟账户)和独立信用卡(虚拟卡需确保发卡主体不同)。避免使用同一银行卡号或持卡人信息,中国同名信用卡需谨慎(欧洲站要求收款人、持卡人、受益人一致)。
2、资金流管理
更换收款账户时,保留旧账户至少一个付款周期,并向亚马逊提前报备 。
通过第三方工具(如万里汇)实现多币种结算,锁定汇率降低波动风险 。
3、密码规则
每个店铺密码大小写+数字+符号混搭,绝不重复
(四)运营策略差异化:降低系统算法检测
1、产品与内容差异化
图片与描述:不同店铺产品图片重复率<30%,修改背景、角度、SKU;标题、五行特性、A+页面需完全重写。
品类交叉:遵循“三七定律”,70%产品差异化,避免同一系列或型号集中上架 。
2、物流与售后隔离
每个店铺使用独立FBA发货地址、退货联系人电话,避免物流信息重复 。
海外仓地址分散化,避免同一仓库服务多店铺 。
(五)品牌与授权管理:规避连坐风险
1、品牌备案与授权
一店一标:每个店铺独立注册商标,避免品牌授权链导致关联(若授权店铺违规,可能牵连其他店铺)。被封店铺的商标及地址信息不可复用,重新备案易触发审核。
2、说明书与包装
避免使用工厂统一说明书,定制差异化内容作为非关联证明。
(六)二审风险预防与应对
1、触发场景预防
使用稳定IP登录,避免频繁更换网络环境 。
确保注册地址与水电煤账单一致,留存90天内真实账单备查 。
2、申诉材料准备
若触发二审,需提交: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公共事业账单、银行账户证明信 。
欧洲站需补充股东资料及股权结构证明
03
店铺公司职能交叉混合及应对策略!
我们以铺货模式,且用国内公司营业执照入驻电商平台的跨境卖家为例。卖家的股权架构中通常会涉及到的公司主体及定位:
1、生产公司:自有工厂,产品的生产制造
2、国内贸易公司:货物采购及出口主体
3、国内运营服务公司(1+N):技术开发与运维、产品研发与设计、离岸外包等服务
4、国内的店铺公司(1+N):通常仅作开店使用的壳公司
5、香港公司:境外销售主体
6、美/欧/英/日等本土公司:本土化布局,所在国家销售主体
从跨境的整个业务结构上,境内子公司主要承担采购、生产以及店铺运营职能,而产品销售则由香港以及美欧英日等本土公司承担。
店铺公司(作为壳公司)与其他国内主体(如生产、贸易、运营公司)在人员、资产、管理或业务上存在交叉混合,可能触发“人格混同”风险,导致债务连带责任及平台处罚。
其次,各公司职能和定位不清晰,也会导致你没有办法按职能与分工:拆收入、拆成本、拆费用、拆人员,独立核算,各交各税,充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
举例:假设你店铺公司既做开店主体,也做出口退税公司主体,这个时候,你就不能用香港公司协议控制店铺公司,所有收入归集到香港,而店铺公司0申报;
你的店铺公司就必须得装收入,按照平台的销售订单进行确收,并申报纳税。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你的店铺订单全部是自主报关的,平台订单收入能不能大体和报关出口收入对得上?而假设你的店铺既有自主报关,也有买单出口?你又怎么和税局解释买单这部分收入没有进行申报的问题?
所以,通常小编会建议店铺公司(国内公司),与其他职能公司(生产、贸易、运营公司)保持法律主体、注册地址、财务账户的完全独立,同时按照运营需要避免关联风险,这样才能更好地讲清楚你整个业务的商业模式,实现税务所要求的五流合一。
04
店铺公司流水少,
个人流水大的风险及防范!
大部分跨境电商卖家,店铺公司的收入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如Paypal、WorldFirst、Payoneer、PingPong等将资金直接转到个人卡;然后支付供应商货款、1688采购款(无票);给员工付工资(对私);给自己买房买车(“分红”)。这种典型的公司流水小,个人账户流水大会有哪些风险呢?
1、冻结账户风险:个人账上频繁收到钱,极易触发银行的反洗钱预警,需要三天两头去银行解卡、开卡;
2、偷税漏税处罚:隐匿收入+长期零申报或亏损,一旦被查会面临补税+0.5-5倍的罚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刑事责任处罚:公私不分,存在侵占或挪用公司资产的风险,极易触犯《刑法》第271条、272条之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
4、债务连带责任:公私财产不分,一旦公司出现黑天鹅事件,资不抵债,股东便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现在的大数据,强的可怕,你在境外消费金额大于你的个税纳税申报收入,都能被系统抓出来。创业能长远的前提就是合规。
那境外赚的钱如何安全地回到境内呢?
店铺公司与香港公司签订授权协议:店铺公司仅作为开店使用,实际就是空壳,货和钱都不会经过店铺公司,没有任何经营以及人员,香港公司作为所有店铺实际的销售主体,进行收入的归集。
1、货物贸易:国内出口公司向供应商采购,再加价卖给香港公司,走0110、9710、9810等报关方式把货物出出去,出口公司凭报关单证等申请出口退免税。
2、服务贸易:香港公司没有人员,国内服务类公司给香港公司提供运营以及技术等服务,服务公司申请跨境应税服务备案,享受增值税免税。
05
店铺公司销售和税务申报
不一致的风险及防范?
我们以铺货模式为例,大部分卖家在发展初期的时候,就是用国内公司营业执照,入驻亚马逊开店,钱通过第三方工具回到个人卡,在没有嫁接香港公司的情况下,店铺公司账面上没有体现任何收入,直接做的0申报,这就存在隐匿收入,偷漏税的风险。
赛维时代,在嫁接了香港公司,与店铺公司签订信息授权协议后,对于店铺公司税务账务处理是:为了开店铺用,原则上不会开设对公账户,钱货都不经店铺公司,也不做相关账务核算,遵从国内税法进行税务申报(0申报)维持正常即可。
想要了解更多跨境电商财税合规知识,欢迎持续关注“跨境电商财税课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