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零佣金炸弹:京东的闪电战
2025年2月11日,京东外卖突然丢出一颗“核弹”——全年免佣金!宣布即日起至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佣金全免,只收配送费。这一招直接戳中餐饮商家的痛点:美团、饿了么的佣金普遍在10%-20%,而京东直接砍掉这笔成本,让中小商家直呼“终于等到救星”。
京东的野心不止于此。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京东将目标锁定在“品质堂食餐厅”,拒绝无实体店的“幽灵厨房”,并拉拢周黑鸭、瑞幸、海底捞等连锁品牌入驻。有商家透露,京东甚至推出菜品5-7.5折的补贴,同一份订单比美团便宜近30%。
二、美团饿了么的深夜反击
京东的突袭让美团、饿了么连夜调整策略。
美团:紧急宣布试点“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改为积分奖励,同时加速推进即时零售业务,喊出“最快9分钟送达”的口号。
饿了么:高层大换血!董事长吴泽明兼任CEO,原CEO韩鎏转攻即时物流,试图将配送能力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
更微妙的是,京东宣布自3月1日起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也有意外险和医疗险,成为行业首家全面覆盖社保的平台。这一举措直接击中骑手群体的核心诉求,美团、饿了么的骑手论坛瞬间炸锅:“京东来真的,其他平台跟不跟?”
三、配送战背后的运力博弈
京东敢叫板双巨头的底气,来自旗下达达集团的百万级运力。达达拥有130万活跃骑手,覆盖全国2300多个县市,甚至能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相比之下,抖音外卖因配送能力不足而收缩业务,滴滴外卖则因超时问题败北。
但京东的短板也很明显:用户习惯和商家数量。目前京东外卖仅嵌入App内的“秒送”频道,入口较深,且入驻商家以连锁品牌为主,品类单一。有消费者吐槽:“想点个麻辣烫,翻了三页全是瑞幸和汉堡王。”
四、商家与消费者的双赢机会?
京东的入局,让长期被平台压榨的商家看到希望。
商家端:多一个平台意味着多一条生路。有餐饮老板算账:“美团抽成25%,京东免佣金,哪怕单量少一半也能多赚10%”。
消费者端:价格战一触即发!京东用补贴拉低菜品价,美团、饿了么则推出“免配送费”,用户薅羊毛的机会来了。
不过,行业专家泼了冷水:零佣金只是短期策略,长期仍需解决盈利问题。参考滴滴外卖烧钱失败的前车之鉴,京东若不能快速培养用户黏性,可能陷入“补贴-亏损-撤退”的循环。
五、即时零售:巨头们的终极战场
外卖只是表象,京东真正的野心在于即时零售。通过高频的外卖订单带动生鲜、日百、3C等品类的即时配送,京东试图构建“万物到家”的生态闭环。数据显示,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2万亿飙升至2027年的5万亿,这块蛋糕谁都不想错过。
美团早已布局闪购,饿了么接入支付宝流量,抖音联手顺丰试水“小时达”。京东的加入,让这场战争从“送餐”升级为“送一切”,而胜负手或许是履约效率和生态协同。
六、外卖江湖的未来:三国杀还是昙花一现?
京东的搅局,让沉寂多年的外卖市场重回风口。但想打破双寡头格局,仍需回答三个问题:
1. 用户习惯:如何让1.2亿日活用户从“买手机”转向“点外卖”?
2. 运力成本:达达的百万骑手能否扛住日均千万单的冲击?
3. 盈利模式:免佣金结束后,靠什么留住商家?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战役已让行业焕发新生。正如网友调侃:“外卖从‘二人转’变‘三国杀’,打工人终于能薅到羊毛了!
京东外卖的入局,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一场对垄断格局的挑战。当巨头们开始比拼服务、福利和效率,商家、骑手、消费者或许都能成为赢家。而唯一不变的真理是:市场的活力,永远来自充分的竞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