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一季度,我国能源、金属矿砂这样大宗商品进口在持续扩大。4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认为,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种类丰富多样,市场潜力快速释放,将继续为进口提供支撑,同时也将更多、更广地惠及全球。
我国外贸进口“量价齐升”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扩大进口战略,进口保持向好态势,具体来看:
一是进口市场规模庞大。我国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累计进口规模接近200万亿元人民币。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占全球进口总值的10.6%,继续保持在10%以上较高水平。2024年一季度,我国进口量“量价齐升”,进口规模再创新高,可以说我国大市场为世界提供了大机遇。
二是生产消费需求丰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居民消费稳步增长。可以说,我国市场海纳百川,对生产消费需求量都很大,带动了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及消费品的进口。一季度,我国能源产品、金属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了8%、5%;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分别增长了14.3%、82.7%。纺织服装、干鲜瓜果、牛肉、电视机、竞赛型自行车,进口增速都超过了两位数,“衣食住行”类消费品进口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全球各地的优质产品进入我国,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也让世界各国企业有了更多的机遇。”王令浚表示。
三是区域进口特色多样。各区域立足自身的优势禀赋,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带动了进口,呈现出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百花齐放的新气象。长三角区域开放引领作用彰显,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品等相关产品进口的最主要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电子产业优势突出,电脑零附件、集成电路的进口分别增长74.2%、19.2%,在全国同类产品进口中的占比超过4成;京津冀地区在大宗商品保供方面作用突出,承担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原油、天然气、谷物的进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半导体制造设备、平板显示模组等进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汽车零配件、农业机械进口分别增长4.5%、62.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跨境电商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十年的起步之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国家出口2.68万亿元,增长7%。从进口看,“中国市场”继续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从出口看,“中国制造”持续为各国提供稳定供给。王令浚表示,我国加大与共建国家产业合作,对共建国家出口电子信息、仪器仪表、高端装备等高技术类中间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为相关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撑。“中国制造”有效对接共建国家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汽车、家电、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分别增长30.9%、19.4%、6%,从日常消费品到大件耐用品,广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海关总署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效能,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通关便利,积极推进海关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共治工作,有力促进跨境电商健康规范发展。中国工业报记者注意到,全球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不仅助力我国产品通达全球,也成为境外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自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助力各国消费者、生产者“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全球贸易一股“新势力”。经初步测算,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进口1296亿元。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我国跨境电商统计调查制度,跨境电商统计调查每年进行2次,分别为上年度全年调查和本年度上半年调查,月度、季度数据属于初步测算数据,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包含在同期进出口总值中。
<hr>审核:余早早
责编:左宗鑫
编辑:胡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