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仙居的春日总是比别处来得更早,当漫山杨梅树抽出新芽时,人们总会想起那个曾站在镜头前巧笑倩兮的身影。
2020年4月19日,时任仙居县委书记的林虹走进直播间,在镁光灯下如数家珍地推介着当地特产,两小时创下71.2万元销售额的纪录。彼时的她或许不曾想到,四年后会在省纪委监委通报中以"丧失理想信念"的定论黯然退场。
这位梳着优雅发髻、总将生态建设挂在嘴边的女干部,早年带着"海归硕士"的光环扎根基层。在仙居工作的九载春秋里,她推动的永安溪绿道成为全国典范,主持申报的神仙居景区成功晋级5A,亲手培育的"仙居杨梅"品牌溢价突破30%。
2016年摘得浙江省首个"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桂冠时,当地百姓曾感慨:"林书记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银。"
然而政绩簿上的墨迹未干,权力围城里的暗影已悄然滋长。
根据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这位被赞誉为"知性优雅"的执政者,开始接受企业安排的旅游招待,默许亲属收受财物,甚至在工程项目承揽、企业债务处理中伸出"权力之手"。当年在直播镜头前为农户带货的"亲民书记",转身成了政商关系中的"影子推手"。
从北京顺义区挂职锻炼到主政仙居县,林虹的仕途本应如她笔下的生态蓝图般清朗。但2016年升任县委书记后,监督视野的盲区逐渐显现。
通报中"违规干预执纪活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表述,揭开了权力失控的冰山一角。那些曾与她共事的人回忆,后期会议桌上的决策愈发"乾纲独断",立项审批的绿色通道总有特定企业的身影。
最具讽刺意味的莫过于"直播带货"的华丽转身。当仙居杨梅借助互联网红遍全国时,某些关联企业的账目上正悄然增加着"推广服务费"的条目。农业局工作人员回忆,林虹亲自筛选的带货名单里,总有几个"特别关照"的商户。那些在直播间抢购特产的消费者不会知道,每箱包装精美的杨梅背后,都可能暗藏着权力寻租的密码。
在2024年冬日的通报中,"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的定性为这段仕途画上休止符。从主政一方的"生态旗手"到政商勾结的"双面人",林虹的蜕变轨迹恰似她最熟悉的永安溪——清澈的源头活水,终究在弯道处搅起了浑浊的漩涡。
正如《明史》所载:"清官之浊,甚于贪官",当信仰的堤坝出现裂痕,再亮眼的政绩也难抵欲望洪流的侵蚀。
如今站在仙居绿道眺望,80公里生态长廊依旧蜿蜒如练,只是当年那个在奠基仪式上挥锹培土的身影已成镜花水月。
这让人想起北宋名臣包拯的训诫:"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林虹案再次印证:官员的底线失守从来不是突然决堤,而是温水煮蛙式的信念溃退。当公权力沦为私人提款机,再精致的妆容也掩盖不了灵魂的锈迹斑斑。
(本文综合自网络报道,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