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淘宝 补单 抖音
查看: 72868|回复: 0

我的跨境电商之路(五)

[复制链接]

8

主题

44

回帖

8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1
发表于 昨天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的跨境电商之路》续集的深入写作,我愈发感受到日常工作的循环往复。今天,我将分享三个客户案例,旨在通过这些案例,归纳客户关注的要点,并揭示胜人一筹的深层逻辑。

跨境电商企业A

A公司是一家资深的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办公地点位于跨境电商产业园A栋。企业老板是惠安人。我第一次拜访他时,有一位三方支付的友商美女共同参与。现场我们还遇到了其他相识的小伙伴正在交流。按照惯例,首次拜访陌生客户时,我都会进行“开场三件套”:介绍我的做法、解释为何这样做以及列举服务过的客户案例。随后,曾姓老板提出了一些问题,我逐一解答。对话至此,曾老板突然打断,满脸疑惑地问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你是银行员工吗?你是银行正式员工吗?”他的提问引得现场一片笑声。他补充道:“我还是第一次遇到银行的人对行业如此熟悉,竟能像收款公司一样了解我们的业务。”这超出了他的认知,令他觉得既好奇又有趣。

这要求我们在与客户对话时,巧妙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专业,树立能够高效响应和处理复杂需求的能力。我们的服务范畴不仅限于金融服务,还要涵盖更多元和丰富的非金融服务。

跨境电商企业B

B公司是一家工贸一体的跨境电商企业,工厂位于义乌,运营中心设在湖里高新区。曾姓美女老板虽然难约,但性格爽快。首次拜访时,我们先行到达,她风尘仆仆地回到办公室,引导我们落座后,叫来财务一起交流。众人落定后,曾老板直截了当地问道:“说吧,今天来谈什么业务?有什么可以合作的?比其他银行有什么优势?”这种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迅速将交流带入高潮。我依旧按照“开场三件套”进行介绍。然而,我发现对方似乎不为所动,场面显得平淡。我意识到可能没有触及对方的兴趣点,于是冷静下来,倾听并分析他们为数不多的提问,发现他们对存款问题较为关注,推测其资金较为充裕,对价格有一定敏感度。于是,我调整策略,将话题转向存款产品,并详细介绍了我行的几款重点存款产品。最终,流动性和利率都令客户满意,曾老板现场拍板,决定开户合作。   

这个客户作为工贸一体企业,合规化已相当成熟,因此“开场三件套”中的第二部分难以引起共鸣。由此可见,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客户关注点有所区别;由此我们需掌握更丰富的产品知识,工具箱越完备,现场应变就越从容。

跨境电商企业C

C公司其实是厦跨协铁哥的企业,之前的文章已提及合作过程。有一个细节上次未提及,但我觉得非常典型,今天特此再现。首次拜访铁哥企业时,并未见到他本人,而是由公司财务负责人郑总接待。当我们谈妥合作后,她一再强调:“你确定你能做,你确定有全流程落地过的案例吧?”她补充道:“前期合作的某大行,在同样场景下,客户经理首次上门听取需求后,表示回去汇报再答复;几天后,该客户经理带着支行长再次上门,听完需求仍表示回去分析再答复;又过几天,客户经理带着分行国业部的同事上门,听完需求后依旧离去再无下文。”此事最终无果,关键是她将同一情景对三拨不同的人重复讲述了三次,感觉自己像一台复读机,而听众却似懂非懂,甚至可能装作不懂。

跨境电商系列纪实暂告一段落。后续若回想起关键或重要节点,再行续写;或有展业中发现新奇事件,再续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电商在线-淘江湖淘宝卖家论坛 ( 湘ICP备2021012076号|湘ICP备2021012076号 )

GMT+8, 2025-4-7 10: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