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产品卖点其实就像相亲一样:你得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放大展示出来,让人心动、愿意选择你!尤其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里,没有明显卖点的产品,就像透明人,说再多也没人看得见。怎么精准挖掘产品卖点?接地气、实操性强的那种!
什么是卖点?
简单来说,卖点就是产品的“诱人之处”。是让用户觉得价值、心动、愿意掏钱买的重要理由。
记住,卖点不等于“功能”、也不等于“品质吹捧”。比如你卖一瓶矿泉水,单说“水质纯净”这只是功能,“让我及时补水解渴”才是卖点。而如果你打出“源自800年火山岩过滤,补充天然矿物质,喝出来的健康”这种,就更容易打到用户心里!
所以,总结一下:功能是“能做什么”,而卖点是“为什么要选择你”。
挖掘产品卖点,三步走!
第一步:从用户需求下手
用户为什么会买你的产品?买来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挖掘卖点的核心。
你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
1. 我的产品是为谁准备的?谁是我的目标用户?(比如年轻人、宝妈、小白领、大企业等)
2. 他们痛点是什么?我能解决吗?(大部分人买产品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3. 他们有其他未被满足的需求吗?(比如便宜的产品、个性化设计、好用又高颜值等。)
举例:
你在做一款轻便的背包,目标人群是“经常出差的职场人”。那他们的核心痛点可能是:“东西多”、“装笔记本、大衣太重”;你可以将卖点定位成:“会呼吸减压的出差神器,轻到忘记它存在,关爱你的肩膀”。
搞清楚用户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找到这些需求,然后对应产品功能,那卖点的方向基本就出现了。
第二步:分析竞品,做好差异化
光有用户需求还不够,你的产品也许能满足需求,但市场上其他产品也可能能满足。用户凭什么买你的?所以要做竞品分析,找到你的独特优势。
竞品分析怎么做?
1. 盘点竞品卖点
研究你的同行产品都是怎么宣传卖点的。比如主打价格、设计、技术还是质量?
2. 找出自己的差异化
你的产品和竞品相比,有啥不一样、啥更好?比如:
功能上有特别创新(独家科技、别人没有的小功能)。
质量或者细节过硬(超耐用、高性价比)。
心理认同(更潮更时尚,比如“环保设计”)。
举例:
比如大家都在卖智能电饭煲,主打“米饭够香”,可是你发现自己的产品胜在便捷,你能做到“手残党也能5分钟煮出一桌佳肴”,那“懒人神器,解放双手”就是你的差异点。
关键是别和竞争对手“硬碰硬”,而是找到一个你特别强的切入点,精准打透市场。
第三步:从产品本身深挖“价值感”
很多时候,产品功能本身可能不算特别突出,但卖点也可以从“附加的情感价值”中打造出来!卖的可能不是功能,而是用户体验、情绪价值。
挖“价值感”的角度:
讲故事:讲品牌故事/产品背后的创作过程,比如匠心设计、天然选材等,让用户觉得有温度。
场景化:让用户有代入感。比如画一幅场景:“用我的露营帐篷,阳光、草地、微风拂面,全是自由和浪漫。”
打造身份感:高端产品很喜欢用“身份象征”作为卖点,比如手表卖的是“成功人士的品味”,咖啡卖的是“精致生活人群”。
举例:
比如一款保温杯,怎么卖高价?普通卖点是“长效保温、不漏水”,但你从情感价值上挖掘:“专为热爱生活的你定制,用温暖呵护每一天”,瞬间深了一个层次,是“仪式感代名词”。
卖点提炼的黄金公式:4个超实用方法
不会写卖点?没关系,试试下面的几个套路,一个比一个好用:
1. "解决问题型公式":
产品+功能+解决痛点
比如:
电动牙刷:“3D声波清洁,轻松搞定口腔死角,牙齿亮白更放心!”
办公椅:“人体工学设计,拯救久坐腰酸背痛。”
2. "用户好处型公式":
使用场景+用户好处/新体验
比如:
牛仔裤:“上班7小时不勒腰,下班约会颜值TOP!”
防晒喷雾:“轻轻一喷,高温暴晒不怕黑!”
3. "聚焦特色型公式":
产品亮点+核心特色
比如:
唇膏:“持久显色不卡纹,无惧吃饭涂抹掉妆。”
跑鞋:“回弹升级,3倍轻松跑完马拉松。”
4. "对比悬念型公式":
没对比没伤害,抓住对手的“短板”做对比
比如:
毛巾:“普通毛巾越洗越硬,我们的日本抗菌技艺,柔软如初。”
卧铺大巴:“随车WiFi、横躺设计,逢出差还选硬座火车吗?”
多试+多测试!
卖点不是一锤子买卖,刚开始可能并不完美,没关系。你需要结合用户反馈和推广效果,不断调整优化!
比如:
做几个卖点测试,问问用户更喜欢哪种描述;
或者通过广告投放的数据,找到转化最高的卖点,持续优化。
挖掘卖点本质是站在用户角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同时把产品的亮点放大、大、大!最后一步,别忘了用一句超打动人的话,把你的卖点精炼呈现出来,点燃用户购买欲。
作者 | 贺大亿 12年社交媒体营销经验;MCN创始人 服务多家知名品牌,精准定位中小企业主最关心的转化与增长 专注社交媒体策略、创意落地及AI新技术运营赋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