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下,加强对“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的引导和支持,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供应链优势,带动产业带高质量出海。
壹
面临的机遇
1. 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跨境电商+产业带”出海提供市场机遇
一是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为跨境电商+产业带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前提条件。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高度依赖高速稳定网络连接、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平台等数据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对于“跨境电商+产业带”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固定宽带普及率从2019年的14.7%提升至17.6%,全球活跃移动宽带普及率从2019年的74%升至86.9%,全球互联网渗透率从2019年的53.7%提升至66.3%。《数据中心2030》报告预测,未来三年内,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将突破1000个,并将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跨境电商+产业带”进入出海快车道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数字技术深度应用,破解“跨境电商+产业带”生产、运营以及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报告中指出,使用数字支付的中小企业在2023年平均减少了50%的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助力传统产业带实现数字化升级,为“跨境电商+产业带”提供持续动力。2022年工发组织报告显示,运用高水平数字化技术的制造业企业,其月销售额、年利润、就业率等多项经济指标的表现也远好于其他企业。此外,数字技术的普及降低了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有利于中小企业及时抓住国际商机。
三是全球数字治理水平提升,为“跨境电商+产业带”出海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2023)》指出,一方面,随着数字治理的完善,各国可能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跨境电商的注册、备案流程,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市场中来;另一方面,未来建立更加有效的跨境争端解决机制,将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法律保障,降低因争端带来的运营风险。
此外,全球数字治理水平提升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增强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平台的信任,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跨境电商的交易量。
2. 全球经贸格局加速变革,为“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提供战略机遇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正在经历一系列变化和调整。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联合国发布的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长率。二是全球贸易增长疲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贸易更新》报告显示,2023年年底全球贸易额缩减约1.5 万亿美元至31万亿美元以下,与2022年相比下降5%。三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崛起,贸易增速通常超过发达经济体。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数据,2000—2022年,发展中经济体货物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9.8%,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4%;发达经济体货物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1%,比发展中经济体低3.7个百分点。大变革催生大机遇,全球经贸格局加速变革为“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相对于传统贸易,跨境电商以其无边界贸易、即时信息交流、便捷贸易渠道以及专业服务功能等特点和优势,抢抓战略机遇期,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通过推动特色产品出口,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以超强合力助推我国产业带高质量出海,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3. 国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提供政策机遇
“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外贸市场新增长引擎,其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对各地优势产业全面赋能,推动国内特色产品出口和更多产业带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带”外贸新动能优势,加大跨境电商深度赋能产业带提升竞争力,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2022年9月,商务部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对海外仓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力度;2023年11月《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运营管理要求》发布,从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了海外仓的服务标准;2024年6月,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通过“指导地方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优势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发展标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等政策举措,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
在当前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下,国家对“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的引导和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出海企业面临的运营成本高、头部壁垒高等问题和挑战,为“跨境电商+产业带”充分发挥我国供应链优势、带动产业带高质量出海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贰
面临的挑战
1. 各国跨境电商税收政策收紧
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进一步收紧相关税收政策。如2023年5月1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全面进行关税改革,将新设欧盟关税总署,将致力于欧盟跨境贸易风险管理和优化海关查验方法,计划取消货值150欧元以下免税政策。
美国规定每人每天海外进口物品的免税额从原来的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低于此阈值的商品无须缴纳关税和税收(Duties and Taxes),但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中,将对包括中国在内33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包裹取消免征关税的优惠。
2023年8月,巴西颁布新的税务合规计划,将对所有销售跨境商品的电商平台或卖家征收17%的商品和服务流通税(ICMS)。在新政下,50美元以下的跨境包裹虽然继续免除关税,但需要缴纳ICMS;超过50美元的包裹除了需要缴纳60%的关税外,还需缴纳ICMS。
2024年初,马来西亚税收新政正式颁布,要求进口至马来西亚价值低于500令吉的商品在线上销售时需要缴纳10%的低价商品税。同时,根据马来西亚皇家海关总署(RMCD)规定,自2024年3月1日起,将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付、分发和运输货物、文件或包裹所产生的物流服务费用征收6%的增值税。
自2024年始,新加坡政府要求对进口价格低于入境价值门槛400新币的产品征收9%的商品和服务税。目前,各主要国家地区普遍采用降低跨境电商进口征税的阈值,部分国家已着手研究取消此门槛,进一步增加了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成本。未来,跨境电商低价值商品将进入全面纳税时代。
2. 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难点
近年来,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仍存在难点。
一方面,我国跨境电商以中小企业为主,订单多为小额,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存在困难。我国跨境电商主要依托第三方综合平台规则来解决纠纷,即当权利人发现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会收集证据向跨境电商平台投诉,并要求侵权产品下架,严重者冻结侵权账号,但并不能制止侵权行为后续发生。目前,跨境电商知识产权领域没有一个国际机构进行统一管理,也没有通行的国际条约,各国间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保护力度存在诸多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跨境电商知识产权问题。
另一方面,售假主体具有隐蔽性,侵权主体、侵权行为、侵权责任较难界定。目前,跨境售假主体中贸易商居多,本身没有国内订单,外贸订单都是委托厂家进行生产,并直接发货给海外消费者,侵权商品没有库存,调查成本高,也存在实际经营者与备案登记者不一致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打击制假售假的难度。同时,跨境电商链条长,涉及的主体多,导致对侵权行为是否存在、何时发生、哪个环节发生不易进行判定。
3. 产业带人才缺口较大
“跨境电商+产业带”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一方面,深耕产业带阶段,各大平台都深入县域产业带,但县域跨境电商人才不足。产业带大多集中于我国县域。目前,我国拥有334个地级市、2851个县级行政单元,产业带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扎根于县域,成为县域发展的重点,甚至支柱产业。工信部数据显示,近三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县域产业集群中,县域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跨境电商人才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县域相对较少。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情况,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是人才集中度最高的5个城市。
另一方面,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大多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人才供给不足。调研数据显示,有45.41%的跨境电商人才流向了华东地区,有18.7%的跨境电商人才流向了华南地区。据阿里国际站测算,我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口已经达600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
叁
对策建议
1. 提升跨境电商税收合规水平
随着各国跨境电商税收政策的不断收紧,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必须加强税收合规管理,确保所有交易均符合目的国的税收规定。
一是加强税务培训和宣传。企业内部应加强税务培训,通过定期举办税务讲座、邀请税务专家进行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税收知识水平和合规意识,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各国的税收规定。
二是引入税务合规技术。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引入税务管理软件,实现对各国税收政策的实时监控和合规审核,推动税务合规的自动化管理,确保企业在税务方面的合法合规。
三是设立专门的税务合规部门,配备专业的税务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企业的税务合规状况,确保税务合规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四是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定期税务风险评估,对税务合规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税务合规问题,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加强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培训,邀请知识产权专家讲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流程。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与其他成员国和企业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和信息,共同应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共享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效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三是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知识产权进行登记和追溯,确保知识产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3. 补充提升跨境电商人才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定期组织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开展跨境电商运营、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课程,提高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与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合作,建立培训合作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和力量,共同开展跨境电商培训,提升培训整体水平。
二是引进高端人才。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制定详细的人才引进计划,明确人才引进的目标、标准和措施,优化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优化产业带人才生态。建立人才服务中心,提供职业咨询、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服务,提升产业带的人才吸引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鼓励人才进行创新创业,提升产业带的人才活力和创新能力。
文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电子商务研究所 杜国臣 王荣
来源/《服务外包》杂志2024年7月刊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