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618格外不同
相比于前些年如火如荼的618大促活动,今年的618似乎显得相对平静。
不仅多个平台取消了预售期,简化了玩法,大促也不再有以往的紧迫感,延长到了一个月左右。
根据星图数据,本次618大促,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累积销售额为7428亿元。而在易观数据中,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三个综合电商平台同比增长11.2%。
淘宝天猫占据综合电商平台榜首位置,京东紧随其后,拼多多位居第三。淘宝天猫成交同比增长12%,京东同比增长5.7%,拼多多同比增长17.7%。
图源:易观数字商业
如今的三位电商巨头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也陆续透露了自己的618战果。
截至6月18日24点,共有365个品牌在天猫618期间成交额破亿,超过36000个品牌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
图源:天猫官方
同时,淘宝的核心用户人群也有增长,88VIP会员新增人数同比增长65%,会员规模达到历史最高。
京东的表现也十分亮眼。618期间,京东成交额和订单量双双达到历史峰值。
京东直播成为本次大促中的亮点,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00%,表明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运营方式,正在京东上迅速成长。
图源:京东黑板报公众号
京东累计成交额过10亿的品牌达到了83个,超过15万个中小商家的销售增长率超过50%。大促期间,品牌与商家共同繁荣。
相比于前两者而言,拼多多显得有些低调。
拼多多在618期间继续加大“百亿补贴”力度,活动首周内,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九成。但对于具体的业绩信息,拼多多还没有公布。
虽然战绩凛然,但是相比于往年的618,今年的618似乎渐渐脱离了“促销”的气氛。
这种气氛改变的背后,是各大电商平台举措的变化。
电商平台开始简化促销规则,减少复杂的满减、领券、预售等环节,有的甚至取消预售,强调“简单消费,不用熬夜,不用数学”,还延长了大促的时间。
这一策略虽然使得购物过程更加友好,降低了参与门槛,但也因此减弱了促销的紧迫感和刺激性。
电商平台调整策略的背后,又是市场环境的变化。
大家的消费意愿变得更加理性,不再像以往那样热衷于在大促期间“剁手”,开始更加谨慎地对待实际需求与支出。传统的大规模打折促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电商平台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增加购物体验。平台向更具有发挥空间的“服务”方面下手。
服务升级成为电商平台大趋势
随着市场逐步进入存量时代,电商行业的发展战略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以往那种侧重于吸引用户规模的策略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对现有用户更加精细的运营,致力于增强用户的忠诚度。
因此,面对流量红利的减少,新用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电商巨头们不得不调整策略,不再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转向对用户体验的深化。
今年4月,淘宝88vip推出了无限次退货包运费服务,另外还对折扣、积分兑换等多个政策进行了优化。
图源:淘宝
6月上旬,淘宝又上线了一套新的评分体系。这套体系包含“店铺体验分”和“商品体验指数”,两项指标直接影响流量分配。
从字面意思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一套标准以“体验”为核心,进一步强化“好服务等于好生意”的原则,要求商家关注并不断提升顾客体验。
京东亦是动作频频。
去年,京东PLUS会员的“全年360元运费券”升级为“无限免邮”服务,PLUS会员购物不再受运费限制。今年,京东将“京享值”体系升级为“会员等级”,进一步细分会员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级会员的个性化需求。
图源:京东黑板报
此外,除了对核心用户会员的福利进行优化,对于普通用户,他们也对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体验升级。
去年年底,两家平台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仅退款”的服务,在面临售后争议时,符合条件的买家可以在不退货的情况下申请退款。
这也是淘宝、京东在售后服务方面的一次重要升级。
而拼多多则是更多在品质让用户更满意。
在去年4月,拼多多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包含“高质量消费”、“高质量供给”、“高质量生态”三个维度。
比如刚刚推出的“618品牌扶持活动”,成功报名的品牌主播,在活动期间完成相应的成交销售额目标后,即可在次周获得奖励。显示了拼多多对于品牌和主播的强力支持。
图源:亿邦动力
电商平台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存量博弈阶段。
为了在激烈的赛道中突出重围,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地争夺用户的心。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市场动态,头部电商平台达成了共识:优质的购物体验是吸引并留住用户的不二法门。
为何电商平台集体开始服务升级
电商服务升级的驱动力源自消费群体需求的转变。
在电商的初级阶段,商品种类的丰富度是吸引顾客的焦点。
然而,随着电商的逐步成熟,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此时人们掌握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议价能力,大家对商品的要求日益增长,对价格敏感度提高,追求更高的性价比。
随之而来的价格战成为主流。
最后,时至今日,价格竞争虽依旧存在,却渐趋平稳,人们对服务体验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因为在这种买方市场的背景下,人们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
人们对购买体验的敏感度增加,迫使商家必须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吸引和留住人们。
更进一步来讲,这种对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商品本身,还包括购物体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消费过程中的因素。
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网购用户对退换货便捷性的重视程度跃居第三位,占比近半。
因此,在存量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生态环境下,电商平台间的用户争夺战愈演愈烈,无论是吸引新客户还是保持老客户的忠诚度,都成为了生存发展的核心议题。
既要拼价格,也要拼服务成为了电商行业的新竞争法则。
随着电商平台间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商家们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木上。他们必须在价格优势、用户体验、成本控制之间寻找平衡。
例如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强化品牌形象及价值,通过不断地创新、提升商品质量或增加额外服务等手段,在不完全依赖降价促销的基础上,吸引并留住大家。
这一系列动态变化表明,电商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它正逐步从过去的价格主导型市场,迈向一个更加注重服务与体验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纯粹的“低价格”已不再是大家考量购买行为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对产品与服务的全面评估。
因此,不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商家,都要适时调整策略,致力于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市场的认可与人们的青睐。
作者 | 李不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